​法律基本知识


1、什么是法律?法律有什么作用?

   (1) 法律是国家制定或认可,体现统治阶级的意志,并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规范的总和。

   (2) 法律的规范作用

   指引作用,评价作用,教育作用,预测作用,强制作用

   (3) 法律的社会作用

   维护阶级统治,执行公共事务

2、法律的运行:立法、执法、司法和守法

(1) 立法:即法的制定

         法律、行政法规、地方性法规、自治条例、单行条例、规章

(2) 执法:行政权

(3) 司法:审判权、检察权。

(4) 守法:法的遵守

3、我国的法律体系。

(1) 宪法:含宪法、立法、民族区域自治法、特别行政区基本法等。

(2) 行政法:含行政复议法、行政处罚法、行政监察法、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等。

(3) 民法:民法通则、合同法、婚姻法等。

(4) 商法:公司法、证券法、保险法、票据法等。

(5) 经济法: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、商业银行法、产品质量法等。

(6) 劳动与社会保障法:劳动法、工会法、矿山安全法等。

(7) 然资源与社会保障法:劳动法、工会法、矿山安全法等。

(8) 刑法:刑法典、国家安全法等。

(9) 诉讼法:刑事诉讼法、民事诉讼法、行政诉讼法等。

(10) 国际法:国际公法、国际私法、国际经济法。

4、青少年的法定责任年龄。

(1) 在公民政治权利中的意义:年满18周岁,享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。

(2) 在承担刑事责任中的意义;

   不满14周岁,不负刑事责任;

   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,只对严重暴力性犯罪承担刑事责任;

   已满16周岁,应当负刑事责任

(3) 在民事法律关系中的意义:

   不满10周岁,无民事行为能力人;

   已满10周岁不满18周岁,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

   已满18周岁,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

5、违法与犯罪

    违法行为:不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或做出法律所禁止的事情的行为。含刑事、民事、行政三种性质的违法行为。

    通常人们所说的违法行为,指尚未触犯刑律的违法行为。

    犯罪行为:指触犯法律,应 受刑法处罚的行为。

6、法制与法治

    在人治社会:国王就是法律

    在法治社会:法律就是国王

7、法律与道德。

    两者的区别:起源时间、形成方式、具体内容、实现方式、调整范围。

    两者的联系:法律是传播道德的有效手段,道德是法律的评价标准和推动力量。

8、法律与政策。

    两者的区别:制定的机关和程序、表现方式、调整范围、方式、稳定性都不同。

    我国由过去主要依靠政策过渡到“既依靠政策,又依靠法律”,再过渡到“依法治国”

    当然,法律永远不能完全排除政策。

青少年的法定责任年龄。

1、在公民政治权利中的意义:年满18周岁,享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。

2、在承担刑事责任中的意义;

不满14周岁,不负刑事责任;

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,只对严重暴力性犯罪承担刑事责任;

已满16周岁,应当负刑事责任

3、在民事法律关系中的意义:

不满10周岁,无民事行为能力人;

已满10周岁不满18周岁,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

已满18周岁,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